无聊时就读书之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
tsuna 1585天前 · IP已记录 14051

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包括三部分:第一是个别人物法则,在这些特别的人当中,有人意识到了流行趋势,通过自己的社交能力、活力、热情和魅力把潮流传染给大家;第二是附着力因素,流行事物本身应具备的要素,它应该具备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第三是环境威力法则,发起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

15 条回复
头像
tsuna MOD MC
流行潮的爆发原因应关注到数学中的几何级数增长问题。在书中的前言部分格拉德威尔有提到叠纸的例子: [quote] 我给你你一大张纸让你折叠一下,然后,把叠起来的纸再折叠一次,如此反复折叠50次,这时候你认为这张叠起来的纸有多高?……正确的答案是,这张叠起来的纸的高度同地球带太阳的距离差不多,如果再照这样叠一轮,那高度就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一个来回的距离。 [/quote]
June 13, 2020 3:26 PM
#1
头像
表示有很久没完整看完过一本书了
June 13, 2020 5:10 PM
#2
头像
哈哈,跟我们老师给我们总跟我们讲荷花开花规律差不多
June 13, 2020 5:14 PM
#3
头像
tsuna MOD MC
[quote="寻找真物的猪头" pid='3341' dateline='1592039657'] 哈哈,跟我们老师给我们总跟我们讲荷花开花规律差不多 [/quote] 笑哭 笑哭 笑哭
June 13, 2020 5:39 PM
#4
头像
tsuna MOD MC
[quote="克里斯提娜" pid='3340' dateline='1592039445'] 表示有很久没完整看完过一本书了 [/quote] 都差不多的……
June 13, 2020 6:07 PM
#5
头像
tsuna MOD MC
[b]神奇的六步分离法[/b] [hr] 20世纪60年代后期,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莱姆(Stanley Milgram)为了揭开“小世界现象”(small-world problem)之谜,做了一个实验。“小世界现象”是指:人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我们是否分别属于各自孤立的世界,顺着自己的轨道同时生活着,因此,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联都相当小,并且心理距离很远?还是说,我们所有的人都被编织在一张无所不包、彼此紧密相连的大网上?在某种程度上,米尔格莱姆所要探寻的问题与本章开头所提的问题属于同一类,就是一种观念、一股潮流或者一条消息(如“英国人要来了!”)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开来的? 米尔格莱姆想用连锁信来探究这个问题。他搞到了160位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居民的姓名,给他们每人都寄出一封连锁信。信中附有一位马萨诸塞州股票经纪人的姓名和地址信息,此人在波士顿市工作,在沙伦市住。他在信中要求每个人把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写在信封上,然后再把它寄给离这位经纪人最近的朋友或熟人。比如,你住在奥马哈,你的一位堂兄住在波士顿城外,你就把信寄给他,即便堂兄本人并不认识这位股票经纪人,他也很可能还要再绕几步才能把信送到那位股票经纪人手里。当这封信最终到达股票经纪人家时,米尔格莱姆想看看这封信的经手人名单,以此来研究从某一地区随机选出的人与另一地区的另一个人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米尔格莱姆发现,大多数连锁信经过了五六个人之后最终才到达股票经纪人处。“六步分离法则”(sixdegrees of separation)这一概念就来自该实验。
June 14, 2020 2:15 PM
#6
头像
感谢推荐,放入个人书单[s]吃灰[/s]学习
June 16, 2020 8:11 PM
#7
头像
[quote] 能指链: 雅克·拉康(Jacoues Lacan)在自己的《言说的功能和领域》、《字符的代理作用》两书中,把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引入了精神分析,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他改造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把人的生存中的符号秩序与镜像阶段关联起来,换句话说,在镜像阶段将浑然一体的人分裂或撕裂开来时,正是符号秩序入主人的心灵之时。随后,拉康就按照符号学的基本结构重写了幼儿心灵结构的发生。拉康把从镜像中观看自己的幼儿当做“能指”,而在镜像中所看到的形象则是“所指”,就是它的意义。 在最初的阶段,这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还是和谐一致的。但随着镜像阶段的扩展和符号作用的介入,幼儿就发现了符号作用的独特之处:符号的意义只有在与其它符号的差异中才能确定,而且符号是以表示其所指的对象之不在场为前提的。因此,全部语言符号都是隐喻性的。符号秩序的到来,使得幼儿进入了差异、区别、驱除和离异的秩序中,使人在幼年时便将符号的结构置入心灵结构中。这就是拉康所说的“符号秩序”。拉康的第二个重大改造是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的变革。在索绪尔那里,能指和所指是被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并认为两者在约定俗成中是配套的。但拉康却将这种关系变迁表述为:S/s。S表示能指,s表示所指,中间的横隔线则表示能指所指的覆盖。这里所指居于更低的地位。在拉康看来,能指具有独立性;这样,对意义的探询都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周游,并在这种周游中把关联的能指扩展到所有方面的地平线。这样一来,语言就是由能指构成的一种链式的东西。能指就像项链的一个个链环。就这样,语言就形成了一个能指链。而且在更大的话语中,许多能指构成的链又成了大的链环的一个环。能指链限制了言说者的自由,能指链的关联连锁触及到一种严格的因果秩序,这种因果秩序又是言说者无力干涉的。拉康把这称做是能指的专横、强权和暴力。用拉康自己的话说:人言说,但这是因为符号已经使他成为人。在语言的符号性秩序中,并不是简单地被习惯的规则所统治,而是被残酷的诸如合法性、不可能性、不在场性和排他性所统治。 [/quote]
June 17, 2020 4:40 AM
#8
头像
看到信息网就想到能指链了。
June 17, 2020 4:42 AM
#9
头像
[quote="sgyyz2" pid='3364' dateline='1592340054'] [quote] 能指链: 雅克·拉康(Jacoues Lacan)在自己的《言说的功能和领域》、《字符的代理作用》两书中,把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引入了精神分析,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他改造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把人的生存中的符号秩序与镜像阶段关联起来,换句话说,在镜像阶段将浑然一体的人分裂或撕裂开来时,正是符号秩序入主人的心灵之时。随后,拉康就按照符号学的基本结构重写了幼儿心灵结构的发生。拉康把从镜像中观看自己的幼儿当做“能指”,而在镜像中所看到的形象则是“所指”,就是它的意义。 在最初的阶段,这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还是和谐一致的。但随着镜像阶段的扩展和符号作用的介入,幼儿就发现了符号作用的独特之处:符号的意义只有在与其它符号的差异中才能确定,而且符号是以表示其所指的对象之不在场为前提的。因此,全部语言符号都是隐喻性的。符号秩序的到来,使得幼儿进入了差异、区别、驱除和离异的秩序中,使人在幼年时便将符号的结构置入心灵结构中。这就是拉康所说的“符号秩序”。拉康的第二个重大改造是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的变革。在索绪尔那里,能指和所指是被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并认为两者在约定俗成中是配套的。但拉康却将这种关系变迁表述为:S/s。S表示能指,s表示所指,中间的横隔线则表示能指所指的覆盖。这里所指居于更低的地位。在拉康看来,能指具有独立性;这样,对意义的探询都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周游,并在这种周游中把关联的能指扩展到所有方面的地平线。这样一来,语言就是由能指构成的一种链式的东西。能指就像项链的一个个链环。就这样,语言就形成了一个能指链。而且在更大的话语中,许多能指构成的链又成了大的链环的一个环。能指链限制了言说者的自由,能指链的关联连锁触及到一种严格的因果秩序,这种因果秩序又是言说者无力干涉的。拉康把这称做是能指的专横、强权和暴力。用拉康自己的话说:人言说,但这是因为符号已经使他成为人。在语言的符号性秩序中,并不是简单地被习惯的规则所统治,而是被残酷的诸如合法性、不可能性、不在场性和排他性所统治。 [/quote] [/quote] 666
June 17, 2020 7:51 AM
#10
头像
这个站什么都有的吗 哈哈
June 20, 2020 10:05 PM
#11
头像
[quote="tsuna" pid='3337' dateline='1592032561'] 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包括三部分:第一是个别人物法则,在这些特别的人当中,有人意识到了流行趋势,通过自己的社交能力、活力、热情和魅力把潮流传染给大家;第二是附着力因素,流行事物本身应具备的要素,它应该具备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第三是环境威力法则,发起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 [/quote] fight :face-with-raised-eyebrow:miling-face-with-halo: ,就是干 :idea: !!!!!
June 20, 2020 11:28 PM
#12
头像
高端
May 3, 2021 8:39 PM
#13
头像
tsuna MOD MC
[url=https://www.fffdann.com/member.php?action=profile&uid=862]@把爱播撒二刺嫄[/url] 新用户啊,欢迎~ 笑眼露齿笑
May 3, 2021 8:41 PM
#14
头像
入住了 希望纯度这么高的动画论坛能越办越好
May 3, 2021 8:56 PM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