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记录书影音
苦文霸 1642天前 · IP已记录 91130

(水平太低,发到豆瓣没人看 #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 本周英语选修课任务。偷懒直接看的中文版电子书。b站有戏剧资源。 剧本,写于1953年。其时麦卡锡主义流行。 背景是欧洲中世纪的女巫审判(有叫魔女狩猎的)。剧本描述了一地一事,有人利用孩子的玩笑,称有魔鬼出没,而女巫与之相伴。教会法庭惊动,抓捕串通恶魔者,另其指认、忏悔,否则施以绞刑。 最后一幕里,Proctor 面临招供忏悔和弃妻儿赴死的选择。牧师Hale同情他,劝他苟且活命,他本来答应,却又因不忍诬害别人而走上绞架。 Proctor最后是为了一个清教徒的信仰而死的,尽管正是这个信仰在当时导致了灾难。剧本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灾难下统治者的自负无知,大众在威权下加入了迫害,Proctor面临的两难抉择。路西法效应从来不缺乏实例,更真实的故事早就听说,弱化版的现实时常在上演(e.g.抓到下一个讲话的才能回座位)。第一幕稍显冗长,故事缺乏新意,即便如此,不失为一种典型。

87 条回复
头像
#悉达多 上周看的。姜乙译本。 以前从b站“网络观察室”听说的,后来同学推荐,就去看了。 小说中乔达摩和悉达多是两个人。讲的是悉达多舍弃婆罗门身份求道的一生。 悉达多经历苦行,认为不过是逃避痛苦的方式之一,与纵欲享乐殊途同归。苦行至能忘却世间痛苦,当然是高境界,此时一丝愉悦都能带来极大的满足。而纵欲享乐不可持续,久之享乐的阈值将越来越高,容易越陷越深。 悉达多认为世尊(释迦摩尼)自己得道,却无法通过布道传之于人。世尊当然知道,“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非法非非法。” 所以有修行。 悉达多心灰意冷,又发挥才智,大闯商界,声色犬马,终于醒悟,河畔隐居。 本以为就此得道,却因偶得的儿子起了爱憎。他溺爱儿子,从不打骂儿子,又处处指点限制儿子。于儿子眼中,从不打骂,是一种难堪,终于出走。 儿子的出走之于悉达多的出走,是一种继承,也是宿命。 年老的悉达多终于证道,遇到了儿时的好基友,以一吻助他上道。 骆驼,狮子,孩子。 感觉译文风格有点像加强版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描述人生不同阶段的求道,最后落笔于爱、惊叹、敬畏。不过作为小说,把主要笔墨放在对求道的领悟,于理论显得无力。除去求道,其他方面的描述蜻蜓点水,创意不足。 另外,推荐黑塞的荒原狼。
April 17, 2020 6:28 PM
#1
头像
这些书怎么都没听说过,lz的品味有特色啊 笑眼露齿笑
April 17, 2020 6:53 PM
#2
头像
[quote="kkk" pid='2582' dateline='1587120825'] 这些书怎么都没听说过,lz的品味有特色啊 笑眼露齿笑 [/quote] (老师布置前我也没听说过
April 18, 2020 1:19 AM
#3
头像
mark
April 18, 2020 7:41 AM
#4
头像
感谢分享 皱眉 mark
April 18, 2020 7:02 PM
#5
头像
#三集定律 看动画有三集定律,看书能不能也搞个三集定律?看完第一章(或者前三章)觉得无聊就弃。有些书确实是经典,但如果觉得无趣而硬啃,恐怕也不会有大的收获。
April 19, 2020 1:22 AM
#6
头像
[size=small]#白夜 中短篇。电子版找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 昨晚不想睡又去翻了下陀氏的《白夜》。老实说,之前翻陀氏的作品全都看不下去,只是碰巧读到《白夜》时,肥宅落泪。 即使是两个幻想家相遇,也是无益,何况事实绝非如此。预知了结局再看,没有了初读的震撼,只是想,可能这就是幻想家的归宿吧。还能有别的可能吗? “因为我有时就会遇到非常苦恼、非常苦恼的时刻……因为我在那时候已经感到再也无法去开始过一种真正的生活;因为我觉得已经完全丧失对真正的现实事物的分寸感和辨别力;因为到头来我会把自己咒骂一通;因为在度过那些幻想的夜晚之后,我又会有片刻的清醒,这片刻真令人不寒而栗!不过,您听见没有,处于生活旋涡中的人群怎样在你的周围喧嚣翻滚,您听到和看见没有,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实际的生活又怎样,您看见没有,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不是一潭死水,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像梦境和幻影那样迅速流逝,他们的生活永远日新月异,青春永驻,每时每刻都不相同,而怯懦的幻想却是那么叫人泄气,单调乏味,甚至到了庸俗的地步,这种幻想摆脱不了阴暗面和模糊向往的束缚,是突然遮住太阳的第一片阴云的奴隶,以致如此珍视太阳的、真诚的彼得堡人的心灵苦闷得紧缩起来——而在愁苦之中还谈得上什么幻想!您可以感到,它,这种无穷无尽的幻想,终于在持续的紧张状态中萎顿枯竭了,因为人会长大成熟,不再需要过去的那些向往:它们已化为灰尘,破成碎片;如果没有另一种生活,才不得不用这些碎片去建造另一种生活。而心灵却仍在追求和向往着别样的生活!幻想家仍在白费心思地重温旧梦,像拨弄灰烬似的,妄想找到一些火星,把它们吹旺,好用重新燃起的火焰去温暖冰冷的心,在心中重现往昔如此美好的一切,重现令人心荡神驰、热血沸腾、催人泪下、引人目迷五色的一切!娜斯津卡,您知道我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吗?我已经不得不举行周年庆祝来纪念自己的种种感受,来纪念从前是那样可爱,而在现实中却从不存在的东西——因为举行周年纪念,也是基于那种同样毫无结果的愚蠢梦想——而所以要这样做,正是由于连这些虚妄的梦想都已不复存在,而且没有办法再得到它们了;须知梦想也不是不付代价便召之即来的。您可知道,如今我热衷于在一段时间内去追忆和重游那些我自以为曾一度感到幸福的地方,热衷于使自己的现实生活能和一去不复返的过去协调一致,因此我常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无所需求,漫无目标,情绪低沉,满心愁苦,在彼得堡的大街小巷踯躅徘徊。 “这都是些什么样的回忆啊!比方说吧,我会想起正是在这个地方,恰好一年以前,正是这个时间,这个钟点,我曾经沿着这条人行道信步闲逛,当时和现在一样孤单、凄惶!还想起那时的梦想也是可悲的,虽然过去未必比现在更好一些,但不知怎的,总觉得那时似乎过得要轻松平静得多,根本没有像现在这样萦绕心头的阴暗思想;当时没有这种良心的谴责,没有令人黯然神伤、日夜难安的内疚。一个人会问自己:梦想现在何处?然后摇摇头说:岁月流逝太快了!还会自问:在这些岁月中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似锦年华葬送在什么地方?是不是生活过?一个人会对自己说,瞧啊,瞧世人变得多么冷酷。再过一些年后,随之而来的将是令人沮丧的孤独,将是在手杖的支撑下颤巍巍的衰迈晚年,此后便是悲哀和凄凉。幻想的世界将黯然失色,各种向往将枯萎凋谢,像黄叶一样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啊,娜斯津卡!要知道,孑然一身、孤苦伶仃,甚至没有值得悔恨的事儿,该多么可悲——没有,什么也没有……因为那失去的一切,那不值一提、愚蠢、等于零的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size]
April 20, 2020 12:11 AM
#7
头像
mark
April 20, 2020 7:45 AM
#8
头像
这几天作业好多,没心情看严肃作品了,又把几本金庸(电子书)翻出来看了一下。 这回看的是射雕、天龙、笑傲、碧血剑。 只有像主角(段誉、虚竹、郭靖、石破天、盾娘(bushi)等)那样懵懂纯真的孩子才能获得无上武功。或苟且,或钻营,均不能至,这是对世人的谴责还是对造化的讽刺? 这类作品作者刻意安排的痕迹很重,好像透过作品直接和读者对话,笑世人刻苦钻营一无所获,却无从解释主角为何得此奇遇。于是作者把自己也纳入嘲讽的对象,把这个包袱一并扔给造化。 知道了结局,看男女主秀恩爱算了。虽然有时会被男主的“愚钝”气到。 总觉得金庸作品有一种“大男子主义”,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个词的准确意思。书中以女生主动居多(段誉和王语嫣除外),给初中的我建立了错误的恋爱观(bushi),延续至今。现在则会想,女主是怎么爱上男主的?以及,真的有女生爱看金庸武侠吗? 这回本来看的是新修版,看到天龙结尾发现不太对劲。天龙八部写段誉的“痴”,结尾又三言两语草草说他幡然醒悟,发现爱的是幻影,又不“痴”了,与前面39回都不太和谐。再看“枯井底烂泥处”一回,果然也被暗(ming)改了。三联版王语嫣的“今后的日子还长着”之类的被改没了。难道金庸领悟了舔狗的真结局? 碧血剑也很过分。袁承志直接移情别恋。为此,还在全书多处添加聊胜于无的写阿九的笔墨,以示铺垫,但自始至终袁和阿九的互动还是寥寥。我不能理解和接受。 看笑傲冲盈恋,乍一看正邪两立,惊世骇俗,仔细看他们交往的言谈举止,还是世俗了。或许恋爱就是不能免俗吧。 虽然,直到最后,令狐冲还想着小师妹。要不这样就不是金庸了。而且,令狐冲也算是金书中最“正常”的男主了。 哦对了,金书中主角和青梅竹马没有一对成的。 曾有金庸研讨会讨论评选金书best girl,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小昭。过分的是,他们第一个就排除了黄蓉, 表示"除了郭靖这种憨憨,谁受得了啊。“ 他们是真的以找老婆的心态来评选的。 天龙八部新修版的后记说明了“狗尾续貂”的原因。 [quote] 原书留下大量空间,可让读者自行想像而补足,但也不免颇有缺漏与含糊。中国读者们读小说的习惯,不喜欢自己凭空虚想,定要作者写得确确实实,于是放心了:“原来如此,这才是了!”尤其许多年轻读者们很坚持这样的确定,这或许是我们中国人性格中的优点:注重实在的理性,对于没有根据的浪漫主义的空灵虚构感到不放心。因此,我把原来留下的空白尽可能也填得清清楚楚,或许爱好空灵的人觉得这样写相当“笨拙”,那只好请求你们的原谅了。[b]因为我的性格之中,也是笨拙与稳实的成分多于聪明与空灵[/b] [/quote] 前两句说得挺好,说到后面成了借口。原谅就原谅。拉倒不看新修版。 初中看金庸,先要调查结局的好坏,凡是悲剧收尾一概不看。所以直到去年才补完了《鸳鸯刀》《连城诀》。后来想想,真是naive,还是总体的过程最重要,结局作者随便就给你改了,he和be不过就差几百个字,为啥非要被作者牵着走呢?若自觉结局不合理,大不了也可以自己想象一个结局。 不过很多情节放到今天来看十分套路。身边看金庸的人罕见了。
April 24, 2020 1:48 AM
#9
头像
(发张图试试) 没人喜欢听你讲[b]个人[/b]故事,这是早就知道的。 今天又明白,没人对你的[b]个人[/b]观点感想见解感兴趣。 (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包装) [url=https://sm.ms/image/XDBp2YRTsSunZNv][img]https://i.loli.net/2020/04/24/XDBp2YRTsSunZNv.png[/img][/url]
April 24, 2020 2:54 PM
#10
头像
如果我不是一个人 :beaming-face-with-smiling-eyes:og: (可多重理解
April 24, 2020 3:00 PM
#11
头像
你不是一个人
April 24, 2020 8:36 PM
#12
头像
你不是一个人
April 24, 2020 10:11 PM
#13
头像
我发现自己也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beaming-face-with-smiling-eyes:og:
April 24, 2020 10:13 PM
#14
头像
村上春树:“人,人生,其实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
April 25, 2020 12:37 PM
#15
头像
从好梦中被吵醒,不必气恼。梦倏忽而逝,往往只存在于惊醒的那一刻。
April 26, 2020 12:41 AM
#16
头像
我好久没做过梦了。。
April 26, 2020 12:47 AM
#17
头像
[quote='寻找真物的猪头' pid='2804' dateline='1587833242'] 我好久没做过梦了。。 [/quote] 可能只是忘了,或者不想记起。。 说点我的个人经历吧。(草,刚说的[个人]经历没意思)我小学及以前很少做梦,凡做梦必是噩梦(什么无穷楼梯,亲人消失,迷路迷家,无限坠落,储物间鬼魂,井中贞子,,不敢再想了),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也许小时候只有这种震撼人心的梦才会记得吧。初中几乎不做梦,无论白天如何意淫,绝不入梦。高中做的梦比较多了,可能是睡不够吧,噩梦似乎没了,再就是20分钟的午觉时常有好梦。其实我也记不清好梦的情节,只是醒来时感觉若有所失,同时神清气爽,就像是临别之前,有好友饯行。 最近做的梦比较少了,多是有关过去的现实生活场景,算是不好不坏吧。 有关“二次元”的梦,生来只有一次,在高三。梦中的二次元世界是三维的吗?如果把潜意识当做导演的话,印象中那个梦没有什么旋转镜头。不过我记得那是彩色的,至少它让我感觉是彩色的。 想到千与千寻,于我就像一个童年的梦。迷路,亲人消失,闹鬼,求助,努力适应陌生的环境,半梦半醒时还有一段似是而非的际遇。 以前翻过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很啰嗦,大概看了一半。书的背面写着:“梦是愿望的达成”。梦是潜意识的愿望通过伪装的达成,伪装则是为了逃避意识的审查。一些奇异的举动隐藏内心幽暗的愿望,焦虑梦是对未来的预演,过去的再现是对遗憾的弥补,等等。此外,梦还有一种“回归”的倾向,比如对童年的回归,对性冲动的回归,对过去意识的回归。 不过我大概不能认同,如果真是如此,根据我童年做的噩梦,我大概是个受虐狂?又为什么意识和潜意识是分裂而对立的?它们不能好好相处吗? 不过,有时我还是不禁赞叹,潜意识确实导演一出好梦。一场这样的梦,有时比一部精妙的电影番剧更使人感动不已,这种感动也是“清醒梦”给不了的。可惜,如果这种梦即刻便忘却,岂不是白白辜负潜意识的好意? 又想到AB的世界,像是一场弥补遗憾的梦,情节的跳跃正如梦的跳跃。至于爱神突现,永劫轮回,不过是学生会长向我们开的玩笑。最终倏忽而逝,曲终人散,功成身退。即使忘却了,或许存在的痕迹也会留下。
April 26, 2020 2:41 AM
#18
头像
初三后就不太做梦了
April 30, 2020 8:48 AM
#19
头像
#弗兰肯斯坦 不像科幻,本身也无涉科学伦理。一半讲人性,一半哥特风
April 30, 2020 11:29 PM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