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条回复
续命师
MC
[quote="寒风祭" pid='9572' dateline='1657350368']
看过相关记载古代砖石连接物是鸡蛋清和糯米(有误请指正)
[/quote]
用鸡蛋清在古代太奢侈了吧。
#3
[quote="续命师" pid='9577' dateline='1657441800']
[quote="寒风祭" pid='9572' dateline='1657350368']
看过相关记载古代砖石连接物是鸡蛋清和糯米(有误请指正)
[/quote]
用鸡蛋清在古代太奢侈了吧。
[/quote]
有钱的当然是这样的,正常是糯米汁 长城是这样的
信息来源 还是 百度 都是这样说 应该没错
[quote]
【石灰、糯米】
古代中国不像古代罗马那样有火山灰可以拿来制作天然混凝土,石灰+糯米浆是最常用的建筑黏合剂之一。比如南京城墙,有些地段的城砖粘合剂为石灰加糯米汁(或高粱汁、蓼草胶汁)加桐油;水关、涵洞等经常被水浸泡的部位则多为石灰拌桐油;也有些地段(比如地势险要的包山城墙)只用石灰加砂浆黏合。当然了南京城墙是等级最高的城墙,有些比较简陋的城池,铺完一层砖后,刷点黄土水就垒下一层砖。
明代给一座城包砖,动辄需要几百石糯米来熬汁。糯米熬成的滚沸粥也是非常有效的守城武器,因为粘稠,粘在皮肤上的烫伤杀伤力比沸水高好几倍。当然这太浪费粮食,古代用金汁、灰瓶(生石灰)的时候更多。中药里的“金汁”指陈年粪汁,但守城用的金汁一般来说是熔化的铅锡等金属。靖康时金兵攻打东京,守方“窝铺内熔煎金汁”,“月城内为镕炉,敌自月城中入,立命以金汁浇之,死者以百数”,如果是热粪汤子,显然不能这么快致死。此外古代欧洲守城,也是用热沥青、沸油、熔化的铅来浇泼城下的敌人。
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了一种做灰泥(粘合剂)的方法,是用砖屑为末,和以桐油、石灰、糯米胶、白善泥、枯莩炭,干后“硬如石砖”。道光十四年林则徐监修宝山海塘的奏折,说老塘“自顶至底,石缝俱用糯米煮粥,和石灰捣浆灌实”。李鸿章督修大沽炮台时,也是“料忌砖石,以土沙、石灰、蛎粉匀拌坚捶,合以糯米、杨条、藤条等汁,加倍坚厚,庶足以御后膛炮弹。”
【猕猴桃】
《天工开物》:“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经筑坚固, 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羊桃就是猕猴桃。先秦时管猕猴桃叫“苌楚”。“猕猴桃”之名最早见于宋代《开宝本草》。此外在明清地方志和笔记中也有羊桃、洋桃、猕猴梨、藤梨等别名。猕猴桃在古代属于野果,虽然成熟后果实甜美,但产量少,不耐储运,因此古代最主要的实用用途不是食用果实,而是用杨桃藤熬煮汁液,当作筑城用的城砖粘接剂(掺上石灰、糯米汁、桐油等)。宋应星是江西人,当地产野生猕猴桃。
宋代以前是用黄泥浆,宋代以后,石灰砂浆才逐渐普遍使用;到了明代,在砌筑城墙时,广泛采用石灰砂浆和糯米汁一起搅拌后作胶结材,这样大大增加了胶结力,明长城不少地段的砌筑,均用糯米汁掺拌砂浆,直到今天,砖缝的砂浆粘结力仍很坚固。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
明代时期的长城,主要是用一种叫做夯土的材料进行建造的。这种夯土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用红泥,粗砂和石灰块进行融合而成的。
后来在对长城进行修补的时候,换了一种叫做糯米汤的材料,这种材料的粘性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劲,这东西是最佳的选择,长城屹立不倒有它的功劳。
糯米汤的粘合力超乎人的想象,所以说,它被广泛的用于粘合建筑,糯米汤完全不亚于我们现在的材料。
有钱用石灰,没钱用黄泥,一般石灰黄泥掺一起!砖缝石灰沟缝!高级的磨砖对缝用石灰加糯米浆!粘土,糯米,石灰用糯米汤和粘土用熬制的糯米水黄土
[/quote]
#4